(由多段落组成):
近日,Meta公司为旗下社交平台Facebook推出了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照片编辑功能,引发广泛关注。该功能可自动将用户相册中的图片与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借助AI技术生成个性化的拼贴作品、回忆视频以及风格化重绘。系统会根据照片拍摄场景、人物、时间等元素,主动向用户推荐创意编辑方案,提升创作效率。
启用该功能后,AI将在后台持续运行,定期为用户生成照片或短视频的编辑建议。例如,节假日合影可能被自动制作成动态回顾视频,日常抓拍则可能转化为艺术风格的AI重绘图像。这一智能化服务旨在帮助用户更轻松地整理和分享生活点滴,增强社交互动体验。
然而,这项便利的背后也引发了关于数据隐私的争议。有海外媒体和用户指出,一旦用户将AI生成的公开发布,这些素材将被Meta用于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尽管官方声明称,未被分享的照片和视频不会进入AI训练流程,但只要被发布,即默认授权平台使用,这被视为对用户隐私边界的进一步侵蚀。
面对舆论压力,Meta仍坚持推进其AI战略布局。公司明确表示,从今年12月开始,将在美国地区试点利用生成式AI分析用户与虚拟助手之间的聊天记录,包括文字对话和语音交互,用以优化信息流推荐、短视频(Reels)展示及个性化广告投放。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数据收集功能将默认开启,用户无法选择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平台自主权缺失的担忧。
对此,专家建议注重隐私的用户应谨慎开启此类AI辅助功能,尤其是涉及个人相册访问权限的服务。虽然AI带来的自动化创作体验颇具吸引力,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需权衡数据安全与长期使用的潜在风险。未来,随着Meta不断深化AI整合,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用户信任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其面临的关键挑战。
Facebook AI功能, AI照片拼贴, Meta隐私政策, 生成式AI应用, 社交媒体AI训练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