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研究员:AI将在10到20年内取代绝大多数人类工作

(由多段落组成):

在近日于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DeepSeek公司资深研究员陈德里罕见公开露面,打破了近一年的沉寂。他在演讲中就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冲击发表了深刻见解,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国内AI领域的前沿代表人物之一,陈德里的发言不仅揭示了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对社会结构的潜在变革提出了预警。

他明确指出,未来10到20年,人工智能将逐步取代“绝大多数人类岗位”,这一判断并非夸张或制造焦虑,而是基于当前AI正从“辅助工具”向“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慧主体”演进的技术现实。随着大模型、深度学习和自主推理能力的飞速进步,AI已不再只是执行指令的程序,而正在发展为能够独立思考、学习和创造的新型智能体。

陈德里将AI对就业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3至5年的“人机协作蜜月期”,在此期间,人类可借助AI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生产力跃升;随后进入5至10年的“岗位替代初期”,部分重复性强、流程化的工作将被AI系统接管,失业压力开始显现;最后是10至20年的“社会重构期”,届时大量职业可能消失,社会需要重新定义工作、价值与人类角色。

与以往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本轮AI变革的核心在于“智慧主体”的转移。过去的技术革新始终以人类为核心驱动者,而如今,机器本身正在获得类人甚至超人的认知能力。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意味着AI带来的社会震荡将远超蒸汽机、电力或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涉及教育体系、经济模式乃至伦理观念的全面重塑。

尽管看好AI的技术潜力,陈德里也表达了深切的社会忧虑。他呼吁科技企业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更应在中期主动承担“风险预警者”的责任,在长期则扮演“人类文明守护者”的角色。尤其是在AI能力不断逼近甚至超越人类时,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与伦理框架,防止失控风险。

此次亮相是DeepSeek自今年1月凭借高性价比大模型震惊业界以来,首次有核心研究人员公开发声。其观点虽具争议性,但已在科技圈和政策制定层引发热议。面对不可逆转的智能化浪潮,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工智能, AI就业影响, 智慧主体, 人机协同, 科技伦理

本文来源: 快科技【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