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近日,微软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据外媒The Register报道,文件中透露出OpenAI在本季度可能遭遇高达115亿美元(约人民币818亿元)的净亏损。这一数据并非直接披露,而是通过微软对其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间接推算得出,成为科技圈热议的焦点。
在微软财报第9页中提到,公司已向OpenAI Global, LLC承诺投资总额达130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实际投入资金已达11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投资采用的是“权益法”会计准则,而非常见的“按市值计价”方式。这意味着微软不会根据OpenAI当前市场估值波动来调整账面价值,而是将OpenAI的实际盈利或亏损按持股比例计入自身财务报表,直接影响其净利润表现。
财报第33页进一步揭示了影响程度:由于对OpenAI的投资产生净亏损,微软本年度净利润减少了3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下降0.41美元;而去年同期该项亏损为5.23亿美元,影响每股收益0.07美元。结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信息显示,微软目前持有OpenAI约27%的股份。按照权益法核算,微软需承担OpenAI相应比例的亏损。由此反推,若微软因持股承担了31亿美元亏损,则OpenAI整体当季亏损规模约为115亿美元。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要知道,据公开数据显示,OpenAI今年上半年总收入仅为43亿美元(约人民币306亿元),单季度亏损却接近全年收入的三倍。这反映出AI研发背后的巨大成本压力,尤其是在大模型训练、算力投入和人才争夺等方面的巨额支出正在持续吞噬营收增长。
尽管如此,对于财大气粗的微软而言,这笔亏损尚属可控范围。仅上一季度,微软就实现了277亿美元(约人民币1970亿元)的净利润,因此即使计提31亿美元损失,也未对其整体盈利能力造成显著冲击。分析人士指出,微软此举体现了其长期战略布局的决心:不惜短期财务代价,也要牢牢掌握下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目前,OpenAI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随着该公司正式完成向营利性企业的转型,未来或将面临更大的商业化压力与投资者期待。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盈利,将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的关键挑战。
OpenAI亏损, 微软投资OpenAI, 权益法会计, AI研发成本, 微软财报
本文来源:
iFeng科技【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