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科技圈迎来重磅消息——OpenAI正式发布首款AI原生浏览器 ChatGPT Atlas。尽管此前市场传闻将推出Gemini 3,但最终登场的却是这款深度融合AI能力的全新浏览器产品。与传统浏览器不同,Atlas并非简单地在Chrome基础上叠加插件功能,而是将ChatGPT深度嵌入浏览体验的核心,打造“AI无处不在”的智能上网环境。
用户在任何网页中只需点击“Ask ChatGPT”按钮,即可唤出专属AI侧边栏。该侧边栏能自动读取当前页面,无需复制粘贴,便可实现文章摘要、代码对比、观点分析等操作。这一设计虽与Perplexity的Comet、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等已有AI浏览器相似,但OpenAI凭借其强大的模型能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让这一功能更具实用性与流畅性。更进一步的是,通过光标选中文本即可调用ChatGPT进行内联编辑,例如优化邮件语气或润色文案,真正实现“所见即所改”,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 Atlas引入了独特的“浏览器记忆”系统。它不仅记录用户的访问历史,还能记住你在页面上的行为轨迹:浏览过哪些商品、比较过哪几款职位、完成过什么任务。借助自然语言搜索,用户可以轻松查询“上周看过的所有远程工作职位,并总结薪资趋势”,系统会基于个人记忆提供定制化回答。CEO Fidji Simo举例称,她常查看无麸质食谱,现在可直接让AI根据偏好生成本周菜单,并联动Instacart自动下单。虽然这一场景反复出现略显单一,但也反映出OpenAI对生活自动化场景的重视。
对于Plus、Pro及Business订阅用户,Atlas还提供了进阶的“Agent模式”,相当于本地运行的AI代理助手。它能在当前标签页中自主执行任务,如填写表单、点击按钮、比价购物甚至跨平台同步信息。发布会上演示了根据八人聚餐需求计算食材并在生鲜平台下单、将文档评论转化为项目管理任务等流程。不过实测发现,目前Agent在处理复杂逻辑或多跳转页面时仍存在误差,且可能受恶意脚本干扰。为此,OpenAI强调其为“协作式代理”,用户可随时介入控制,同时Agent无法访问本地文件或执行系统命令,在金融类网站也会暂停操作等待确认。
尽管从界面来看,Atlas并未颠覆传统浏览器形态——依然保留地址栏、多标签页等经典元素,但它标志着AI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浏览行为的中枢。相较于Edge Copilot、Chrome + Gemini插件或Cursor等竞品,Atlas的最大优势在于与ChatGPT账户的深度整合:跨设备同步对话历史、继承用户偏好、延续使用习惯,真正实现“一次登录,处处智能”。这意味着重度ChatGPT用户无需频繁切换窗口或重复输入上下文,极大提升了使用连贯性。
更重要的是,Atlas的战略意义远超产品本身。OpenAI的目标显然不只是做一个浏览器,而是要抢占互联网的信息入口,推动用户从“以搜索引擎为中心”转向“以AI模型为核心”的新型交互范式。正如Fidji Simo所言:“我们希望ChatGPT不再只是一个聊天框,而是成为你生活的操作系统。” 浏览器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完成事务的第一触点,正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战场。
因此,尽管Atlas首发功能尚属稳健而非激进创新,但它的背后是OpenAI数亿用户的生态积累和全球领先的AI技术实力。它用一个最像Chrome的外壳,悄然挑战Chrome的统治地位。这种“熟悉中的颠覆”策略,既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又向谷歌发出了明确信号:AI时代的新入口之争已经打响。未来,谷歌、微软等巨头必将加速推进AI与浏览器的融合进程,整个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ChatGPT Atlas, AI浏览器, OpenAI, 浏览器记忆, Agent模式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