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的当下,通用人工智能(AGI)正逐步从科幻走向现实。

著名AI研究专家肖博士在一次重大科研突破后,向全球发布了《AGI时代宣言》,其中一句“AI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我们跨越未来的重要助力”引发了广泛关注。面对记者关于AI普及程度的提问,肖博士幽默回应:“或许只有银河系之外还未普及。”然而,他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却是战火纷飞的村庄、哭泣的孩童,以及一个重伤的机器人,这揭示了AI发展背后复杂的伦理与社会议题。

但别误会,这不是一部科幻大片,而是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异类Outliers团队制作的微电影《我在犹豫》。该片是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的收官之作。整部故事集包含7个风格迥异的短剧,总时长达180分钟,涵盖科幻、奇幻、历史、荒诞喜剧等多种题材,从赛博朋克到东方水墨,从黑色幽默到黏土动画,视觉风格丰富多样,是目前行业内题材最广、体量最大的AIGC剧集作品。

自6月26日在北京首映以来,《新世界加载中》迅速引发关注,全网总曝光量突破13.7亿次,播放量达1.97亿次,其中单集《马丁症》播放量更是突破1亿次。从剧本创作到视觉呈现,再到角色建模与镜头调度,该剧集充分展现了可灵AI在AIGC影视制作中的技术突破,为影视行业注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作为全球首个用户可直接使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不仅提升了影视制作的效率,还极大释放了创作者的试错空间。《新世界加载中》的总导演陈翔宇表示,他们采用单元剧结构,像拼图一样将7个不同风格的故事组合在一起,探索AI在不同叙事语境下的表达潜力。每一集都风格迥异,仿佛一本精心编排的小说集,令人充满期待。

在具体剧集中,《马丁症》讲述了一个灵魂穿越2000年的主角不断试图挽救失去的孩子,引发关于时间、因果与悔恨的深刻思考;《好梦》则是一部关于半狼人与实验女孩的黑暗童话,探讨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宇宙肥肠》以荒诞喜剧的形式讽刺社会现象;《不可饶恕》与《南京照相馆》则通过历史事件揭示人性的复杂;《虎与旅行者》和《桃源》分别呈现了自然与人性的两种极端;而《我在犹豫》则聚焦AGI时代下AI觉醒与人类命运的博弈。

这些作品不仅是AI技术的展示,更是“人+AI”共创模式的一次深度实践。主创团队需面对算法不确定性、模型迭代、算力限制等多重挑战,反复测试与调整,最终才呈现出高质量的视觉与叙事效果。这种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影视制作的边界,为生态带来了新的可能。

从行业角度看,《新世界加载中》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部剧集。它为AIGC如何赋能影视创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在画面表现上,剧集展现了电影级的质感,人物表情自然、光影层次丰富,动态画面流畅,有效避免了“恐怖谷效应”。而在创作流程上,AI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效率,也释放了创意空间,尤其在微短剧、短视频等新兴形态中,AI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或将出现更多由AI主导或参与的长篇影视作品,甚至催生出虚拟明星与全AI电影。正如马斯克所言:“AI娱乐产业正在发生飞速变化。”而快手与可灵AI的合作,正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

截至目前,可灵AI已发布2.1系列模型,支持1080p高清视频生成,生成5秒视频仅需不到1分钟,综合性能全球领先。根据Poe平台2025年5月的数据显示,可灵AI在全球AI视频生成工具市场占有率已达30.7%,位居行业第一。其商业化表现同样亮眼,截至2025年2月,可灵AI累计营收超1亿元,全球用户突破2200万,月活增长25倍。

快手也在不断拓展AI与影视创作的结合边界。从《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到“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再到《新世界加载中》,快手正通过与头部创作者合作、推动技术落地,探索AIGC在影视、广告、游戏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总体来看,《新世界加载中》不仅是AIGC影视化的一次里程碑式尝试,也为未来AI与人类共创提供了方向。虽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技术、与生态的持续推动下,“人+AI”的创作模式将成为主流,创作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真正实现创意的工具平权。

未来的AIGC世界,或许不再只是专业创作者的舞台,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新纪元。问题是,这样的未来,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文来源: 娱乐独角兽公众号【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