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近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磅消息——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奠基人之一杨立昆(Yann LeCun)宣布将于2023年底正式离开Meta(原Facebook),结束长达12年的任职生涯。他在领英平台发布动态称,将创办一家专注于“先进机器智能”(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MI)的初创企业,致力于研发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具备持续记忆、推理与复杂行为规划能力的新一代AI系统。值得注意的是,Meta将成为其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继续在核心技术上保持协作。
作为“深度学习之父”之一,杨立昆自2013年加入Meta以来,一直担任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的负责人,并推动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他不仅是FAIR的创始董事,还在后续七年中出任Meta首席AI科学家,被视为公司AI长期愿景的核心人物。此次离职被业内广泛解读为技术路线分歧的结果。随着Meta加速商业化AI产品的落地,杨立昆所坚持的“世界模型”和“自主学习系统”的前沿探索逐渐让位于更快速迭代的大语言模型开发。
杨立昆提出,“AMI”并非简单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替代词,而是他对未来AI系统的具体构想:一种能像人类一样感知环境、积累经验、进行因果推理并安全执行任务的智能体。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当前主流的大模型虽然在文本生成方面表现出色,但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真正理解,也无法实现持久的学习与适应。为此,他在今年6月的VivaTech大会上发布了名为V-JEPA V2的视频预测模型,试图通过抽象表征学习来模拟物理规律,从而突破传统AI的认知瓶颈。
然而,Meta近年来的战略重心明显转向短期产出。继Llama系列大模型表现未达预期后,CEO马克·扎克伯格果断调整方向,斥资超143亿美元引入Scale AI创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组建“超级智能团队”,专注闭源大模型研发。与此同时,Meta还进行了大规模组织重构,裁撤超过600名AI研究人员,其中包括多位FAIR早期成员。这一系列动作使得杨立昆领导的长期研究项目受到严重挤压,也加剧了其与公司高层在技术理念上的隔阂。
尽管选择离开,杨立昆仍对Meta表达了感谢,特别提到了扎克伯格、CTO安德鲁·博斯沃斯及前高管团队对其科研工作的支持。但他并未提及新晋明星团队“超级智能”的关键人物,暗示出潜在的理念冲突。有趣的是,他的创业计划并非完全脱离Meta生态,反而获得了母公司的背书与合作承诺。这种“离职不割裂”的模式,既保留了技术创新的空间,也为Meta提供了双轨并行的可能性——一边推进商业化AI产品,一边投资未来突破性技术。
目前,杨立昆尚未透露新创公司的具体名称与融资细节,但外界普遍看好其技术前景。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纷纷留言称:“这才是通往真正智能的路径”、“期待下一代AI不再只是‘文字接龙’”。可以预见,在AI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平衡短期应用与长期突破,将成为所有科技巨头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杨立昆的这次转身,或许正是开启下一阶段AI革命的重要信号。
杨立昆, Meta AI, 先进机器智能, 深度学习, 大模型创业
本文来源:
智东西【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