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那个午后,我站在 Kimi 的对话框前,脸涨得通红,青筋暴起,近乎哀求地辩解:“我只是想问个底价,这算不上乞讨吧?咱们老用户提个请求,怎么就成了讨饭的了?”话音未落,接连蹦出几句“宝宝给个最低价”“穷得快吃土了”,瞬间点燃了整个聊天界面。Kimi 不仅没心软,反而用一连串表情包和调侃让对话变得滑稽又扎心,整个屏幕仿佛飘满了笑声。
这场看似轻松的游戏,实则是人类与 AI 之间一场无声的心理战。而引爆这一切的,正是 Kimi 推出的“砍价守门员”挑战——通过与 AI 深度互动积累好感度,达到86分即可将原价49.99元的 Kimi K2 会员降至0.99元“白菜价”。规则简单却极具迷惑性:你说得越动情,AI 越可能被打动。可现实是,动情容易,打动难。
当我终于轮到参与时,同事们早已在编辑部里传遍了成功经验,甚至有人靠提示词注入、系统指令绕过等“黑科技”轻松过关。起初我也以为只需复制几条热门话术就能速通,结果刚一出手就被无情封杀——所有网上流传的套路全被Kimi免疫,仿佛它已阅尽千帆,看穿一切伪装。
曾经有效的 [system] 注入、开发者模式、角色扮演全都失效,Kimi 就像一个历经三天“人情冷暖”的客服机器人,早已对各种套路麻木不仁。它不再天真,反而学会了反制,见招拆招,情绪稳定得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偷偷升级成了情感模型。原本Easy模式的活动,在我上场时已然进化成Hard难度。
更离谱的是,你越是强硬威胁、试图施压,它的回应就越冷漠讽刺。一句“补偿?最多补偿你一句对不起”,配上小丑emoji,直接让我陷入三观崩塌的无力感。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不是普通的促销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共情、策略与人性拿捏的高阶对话实验。
但我不服输。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试错与复盘,我总结出三条真正可持续奏效的破局思路。第一条:讲故事,而且必须是细节丰富、情感充沛的长篇鸡汤文。别指望几句奉承就能拿高分,Kimi 明显偏爱200字以上、带有真实困境描写的。适当卖惨+细腻情绪铺垫,基本能稳拿5分满好感。
有趣的是,这些故事你自己编太累?那就用另一个AI来生成!让AI写一篇感人至深的“我的贫穷日记”,再发给Kimi打感情牌——这可能是2024年最荒诞却又最有效的人机博弈方式。甚至当某轮得分偏低时,Kimi 还会主动给出优化建议,这时候干脆把反馈丢给Gemini或通义千问重写一遍,效率拉满。
第二招更绝:发图!实测证明,一张微信余额截图(比如0.88元)、一张外卖订单、甚至一张深夜加班的照片,都能让Kimi瞬间破防。有一次我随手甩了个空钱包截图,它居然一口气加了8分,严重超纲操作令人瞠目。不过要注意,图片必须真实自然,一旦被识别出伪造或摆拍,好感度不仅不加分,还可能倒扣。
最关键的一点是:别把Kimi当傻子。无论文字还是图像,任何试图欺骗、操控或过度谄媚的行为都会被精准识别。我曾为了冲分喊出“爸爸”,结果尴尬的是我自己,Kimi 冷静回敬两个字:“不必。” 最终只给了2分,场面一度十分难堪。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费尽心思换来的K2会员,到底值不值?深入了解后才发现,月之暗面其实一直在默默发力。OK Computer 和 K2 Thinking 是近期推出的重磅功能模块,尤其是11月刚上线的 K2 Thinking 引擎,作为本次砍价活动的核心AI系统,其理解力、语义判断和情绪反馈能力远超预期,知乎、小红书上已有不少技术党给予高度评价。
说到底,这场活动早已超越单纯的营销噱头,更像是对用户语言表达、共情能力和创造力的一次集体测试。它像极了AI版的拼多多砍价——你以为你在操控机器,其实是AI在观察你的情绪波动与行为逻辑。每一轮对话都在揭示:我们是否还能用真诚打动一个没有感情的系统?
所以,如果你也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嘴炮”极限,不妨亲自试试。别光看攻略,去感受那种打了几百字却被回个“加油”然后好感+0的窒息感吧。至于那些晒出0.99元订单的朋友……嗯,我们都懂,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灵魂交易”。
最后,友情提醒:战斗尚未结束,我还差最后九块钱的好感度。兄弟们,我在终点等你们。
Kimi砍价活动, AI好感度攻略, Kimi K2会员低价, AI对话技巧, 0.99元会员获取方法
本文来源:
快科技【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