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IPO时间敲定,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双线发力,王兴兴创业故事再引关注

当然可以,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进行整理后的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自然,同时更利于SEO优化。文章整体风格模仿人工撰写,符合搜索引擎友好原则,适合发布在科技类、财经类或创业类网站平台。

## (由多段落组成)

宇树科技IPO时间敲定,机器人行业迎来新高潮!

近日,国内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其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已进入关键阶段。据官方透露,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之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报材料,标志着这家以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为主打产品的科技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

在披露IPO进展的同时,宇树科技也首次公开了其核心产品的营收结构。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达到65%,人形机器人占30%,其余5%来自零部件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科研、教育及消费市场,仅有20%用于工业检测、消防等场景;而人形机器人则全部面向科研和消费领域。

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宇树科技的产品布局,也反映出当前机器人市场的应用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费级机器人正逐步走向大众,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上市节奏加快,资本动作频频

实际上,宇树科技的IPO进程早已启动。早在2025年5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铺平道路。随后,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增幅高达125倍,并在同年6月完成了C轮融资,估值突破100亿元。

7月,宇树科技在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标志着其IPO正式启动。与部分企业选择“借壳”上市不同,宇树坚持走传统IPO路径,这也体现了其对自身技术实力和商业能力的信心。

持续盈利,商业化能力突出

作为机器人行业中少有的连续盈利企业,宇树科技自2020年起已实现五年连续盈利。创始人王兴兴曾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公司年营收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一成绩在当前机器人行业普遍处于投入期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亮眼。

宇树科技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产品矩阵和市场定位。从早期的Laikago、AlienGo到消费级机器人Go1,再到人形机器人H1、G1,宇树不断突破技术边界,逐步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市场定义者。

其中,Go1作为全球首款消费级仿生机器人,累计出货量突破5万台,占据了全球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市场60%以上的份额。而G1人形机器人更是以9.9万元的亲民价格引爆市场,成为行业现象级产品。

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力并重

除了产品力,宇树科技在技术上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2023年推出的H1人形机器人,凭借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展现了其在动力系统与平衡控制方面的深厚积累。这款机器人不仅亮相央视春晚,还在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出圈”,以1500米冠军的成绩引发广泛关注。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也因其独特的创业经历和突出的技术能力成为行业焦点。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霸”,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后在上海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创业初期仅凭一人之力打造了如今估值超百亿的机器人帝国。

资本加持,估值持续攀升

在资本市场上,宇树科技也备受青睐。从天使轮到C轮融资,公司已获得包括中国移动、腾讯、阿里、蚂蚁集团等在内的多家顶级机构投资,估值一度达到120亿元人民币。这也让宇树成为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与智元机器人并列“第一股”之争。

展望未来:IPO将推动行业变革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宇树科技不仅将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机器人行业的领先地位,也将为中国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实验室起步,到如今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宇树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积累到商业落地的蜕变。

未来,随着更多资本的注入和技术的迭代,宇树科技有望在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赛道持续领跑,引领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

本文来源: 量子位【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