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且实现盈利,宇树科技作为机器人行业的明星企业,正加速迈向资本市场。近日,该公司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请,并首次披露了其营收结构:四足机器人贡献约65%,人形机器人占30%。其中,其明星产品Unitree Go1四足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万台,占据消费级市场60%以上的份额,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宇树科技所处的机器人赛道也面临着商业化落地难的普遍困境。尽管产品在消费级市场表现突出,但其应用场景更多集中于展示、教育和宣传等非生产性用途。例如,其G1人形机器人常被学校、商场、活动公司租用,日租金高达数千元,却主要用于吸引客流和拍摄宣传视频。这种“新奇特”属性虽然带来了短期收益,却难以支撑其长期价值和工业级应用的发展。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的竞争对手们已纷纷将重心转向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优必选正全力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场景的应用,而智元机器人则通过资本运作加速上市进程,为工业机器人市场布局提供资金支持。相比之下,宇树科技若继续局限于消费市场,或将难以支撑其百亿估值和资本市场的期待。
宇树科技此次选择在2025年启动IPO,背后也有资本退出的迫切需求。今年早些时候,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百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等产业巨头。这批投资者更看重的是短期退出回报,而非长期技术打磨。因此,宇树科技必须在市场情绪高涨、行业尚未完全落地之前完成上市,以在估值高点锁定收益。
此外,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元年”,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预期正处于上升期。但窗口期有限,一旦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或头部企业取得关键进展,整个行业的估值逻辑将发生剧烈变化。对宇树科技而言,此时上市不仅是发展的选择,更是对投资人的一次“履约”。
宇树科技,IPO,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机器人投资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