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发力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引领行业新风潮,或将冲击A股上市

整理如下:

宇树科技冲刺A股,具身智能赛道持续升温

2025年,具身智能技术持续升温,成为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也在这一年迈出了关键一步。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宇树科技已于2025年7月7日正式签署上市辅导备案报告,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标志着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冲击A股市场。

根据披露信息,宇树科技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的股份,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的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的股权。辅导机构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对宇树科技是否具备上市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并协助其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

目前,宇树科技的估值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并在2025年初完成了由多家知名资本领投的C轮融资,包括中国移动基金、腾讯、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等均参与其中,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的高度认可。

亿元订单刷新行业纪录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宇树科技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7月,该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共同中标中移(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中标金额高达1.2亿元,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中标金额新纪录。其中,宇树科技负责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的开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不同于智元机器人以ToB为主的商业模式,宇树科技始终坚持ToB与ToC双轨并行。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2024年宇树机器狗全球销量达2.37万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近70%,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农业等多个场景。而在消费端,随着2025年春晚舞台上Unitree H1 和 G1 人形机器人的亮相,宇树的C端产品迅速走红。其中G1机型以9.9万元开启预售,黄牛价一度被炒至88万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连续五年盈利,政府合作项目超90项

尽管宇树科技尚未披露完整财务报告,但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公司年度营收已达到“十来亿元”,员工规模约1000人。同时,据媒体统计,过去五年间,宇树科技与中国政府及高校签订的合同数量超过90份,合同金额累计超过3900万元,其中超过半数来自2024年。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的融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成立初期,由于创始人王兴兴的学历和技术背景并不符合传统投资人预期,导致早期融资异常艰难。最初的投资来自于尹方鸣的200万元个人投资,成为宇树的种子轮融资。直到2020年,红杉中国才成为其首个知名机构投资人,随后顺为资本、经纬创投、深创投等陆续加入。

从内向少年到科技创业者

王兴兴的成长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在2024年上海大学的演讲中坦言,自己从小性格内向,曾长期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但对科技的热爱让他找到了人生方向。硕士期间,他甚至为完成机器人项目主动申请延期毕业。最终,凭借一款参赛作品获得创业比赛二等奖和八万元奖金,这也成为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这段演讲最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直到宇树科技登上春晚舞台后,才被网友重新翻出。不少人评价,正是王兴兴对机器人技术的执着和痴迷,推动了他走向科技创业的巅峰。

结语:具身智能未来可期

随着宇树科技冲击A股的消息传出,整个具身智能赛道再次引发关注。作为估值超百亿的科技企业,宇树不仅在技术层面持续突破,也在商业化落地和资本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像宇树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有望在智能时代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文来源: iFeng科技【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