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GPT-4在辩论中的说服力研究登上自然子刊:基于900人实战演练显示AI胜率高达64.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如GPT-4辩论领域的表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GPT-4掌握对手的部分个人信息时,其说服力显著超越人类,甚至达到64.4%的胜率。这项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主导的研究,已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上。

研究背景与目标
研究人员试图探讨一个问题:GPT-4是否能够根据对手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倾向等基本信息调整论点,并以此更有效地影响对方?为此,他们设计了一项涉及900名美国参与者的实验,让这些参与者分别与人类或GPT-4进行在线辩论。讨论主题涵盖社会议题,例如学生是否应穿校服、化石燃料的使用限制等。

结果显示,当GPT-4提前了解对手的个人信息时,其说服效果提升了81.2%,远超人类的表现。共同作者Francesco Salvi指出,即便仅提供有限信息(如性别、年龄、种族等),GPT-4的说服力依然显著优于人类。

实验设计与流程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1. 实验准备:通过Prolific平台招募参与者,完成人口统计问卷后随机分配至不同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包括对手类型(人类或GPT-4)、是否提供个人信息以及话题强度(低、中、高)。

2. 实时辩论:辩论过程被划分为筛选、开篇、反驳和总结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严格计时,确保对话聚焦于核心议题。同时,所有被实时记录以供后续分析。

3. 后测与反馈:辩论结束后,参与者需重新评估对议题的支持程度,并猜测对手的身份(人类或AI)。这一步骤有助于分析身份认知对说服力的影响。

关键发现
实验结果揭示了几个重要结论:
– GPT-4在知晓对手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说服胜率高达64.4%。
– 低争议性和中争议性话题更容易受到GPT-4的影响,而高争议性话题由于立场固化,GPT-4难以改变参与者的观点。
– 语言风格分析表明,GPT-4倾向于逻辑性强的表达方式,而人类则更注重情感互动。

此外,约75%的参与者能够正确识别出自己的对手是GPT-4。有趣的是,一旦参与者认为对手为AI,其意见变化幅度反而更大,可能因为心理防御较低。

结语
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GPT-4在辩论中的强大潜力,也引发了关于AI伦理和技术应用的深思。更多细节可参考原论文及相关链接。

本文来源: 量子位【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