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科技企业创始人。这些创业者是否需要完成博士学位才能取得成功?近日,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梁文锋、王兴兴和汪滔继续读博士,他们还能创造出今天的DeepSeek、宇树科技和大疆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梁文锋:AI领域的先锋
梁文锋,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吴川,父母均为小学语文老师,这使得他在学习上展现出卓越的天赋。200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在硕士毕业后创立了幻方量化公司。几年间,这家公司迅速成长为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对冲基金巨头。梁文锋早在大学时期便坚信“AI一定会改变世界”,并在2023年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成立了DeepSeek公司。
王兴兴:机器人领域的探索者
王兴兴出生于浙江宁波,从小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2009年,他考入浙江理工大学,在校期间迷上了机器人制造。虽然考研英语单科未过线,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上海大学读研期间研发出机器狗XDog,并于2016年创立了宇树科技。如今,宇树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四足机器人制造商。
汪滔: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人物
汪滔,1980年出生于杭州,从小就热爱无人机。从华东师范大学退学后,他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系深造。2006年,26岁的汪滔在李泽湘教授的支持下,创立了大疆创新。在早期创业过程中,李泽湘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还引荐了许多行业精英,助力大疆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
博士学历的价值探讨
王树国在论坛上强调,真正的实践环境当中,学历并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中磨炼出来的。他认为,当前的博士教育机制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做出调整,打破“博士焦虑”,为科研人才减负。同时,他也呼吁让孩子们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与社会深度融合,从而在新技术革命中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工程师红利的崛起
无论是DeepSeek、宇树科技还是大疆无人机,这些企业的成功并非单一创始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智慧结晶。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显示,中国在AI创新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专利申请方面,AI专利授权数量几乎是美国的三倍。这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工程师红利、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广阔的市场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