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0算力加持,智算中心突破数据孤岛,大泡沫即将破灭?

在5月中旬,随着90天关税暂停窗口期的临近,围绕算力核心资源的争夺战迅速升温。据某南部地区芯片供应商透露,服务器价格波动剧烈,前期每台价格上涨了15%-20%,但随着关税暂停,计划恢复原价销售。

与此同时,市场供给端也迎来了新变化。英伟达Hooper系列高端产品与Blackwell系列悄然进入国内市场,前者预计于2024年9月出现,后者则更近。华锐智算相关高管表示,不同供应商获取货源渠道各不相同,背后复杂的供应链网络难以追踪。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10月17日起,华盛顿方面逐步叫停了英伟达对华出售的芯片,包括A100、A800、H800、H100、H200等型号。近期,Hooper系列的最后一款H20也被列入限制出口名单。

英伟达Hooper高端系列通常指H200,是H100芯片的升级版,价格仅高出二十几万,但效率提升30%。而Blackwell系列属于英伟达高端系列,其中B200售价高达300多万,流通受限最严,其流通路径更为隐秘,主要用于大模型预训练,尤其是B200,市场需求极高。

时间回溯到2024年4月,一张黄仁勋与OpenAI CEO奥特曼(Sam Altman)和联创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的合影在推特上传播。这张照片标志着H200首批产品的关键交付节点——黄仁勋亲自送货上门,OpenAI成为H200的第一批用户。短短5个月后,国内已有供应商具备每周100台H200服务器的供应能力,随着H100停产,市场需求加速向H200转移,掌握H200货源的供应商不超过十家,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

在算力军备竞赛中,交易链条笼罩着神秘面纱。合同中仅标注算力单位“P”,将服务器交易转化为抽象的算力交易。部分经销商通过特殊采购渠道实现服务器“曲线上市”,还有部分经销商借助第三方企业获取服务器。

在国内算力产业发展中,泡沫逐渐显现。2023年末,“英伟达禁令”引发市场混乱与躁动,显卡价格水涨船高。2022年至2024年间,多地抢建智算中心,但2024年末,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使得依赖囤卡或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算力供应商难以为继。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共有165个智算中心项目出现新动态,但真正投产或试运行的仅有16个,占比不足10%。

科技巨头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字节跳动计划在2025年投入超过123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阿里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拟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然而,供给端压力突显,许多公司签约后无法交货。

在算力租赁领域,飞利信、莲花控股、锦鸡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继终止数亿元的算力租赁合同。算力供应商通过投资锁定算力需求,并以市场低价满足被投企业的算力需求。此外,算力供应商还可以通过作为有限合伙人(LP)切入产业基金,构建闭环式算力需求链条。

展望未来,算力需求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推理领域。车厂建设智算中心都是万P规模起步,但供需错配问题依然存在,国产芯片与英伟达差距较大,工程化技术优化仍需加强。医疗等领域需要构建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新型智算服务商正在崛起,各地出台算力补贴政策,但单纯的政策支持可能已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智算产业需要“造血式”培育生态。

本文来源: 快科技【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