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期间,全球投资界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94 岁的“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退休。然而,虽然这位传奇投资人即将离开舞台,但他的投资理念却通过技术得以延续。GitHub 上的一位开发者 Virattt 推出了一款名为 AI Hedge Fund 的工具,这款工具能够模拟包括巴菲特在内的 9 位知名投资人的策略。

无论是已经去世的投资大师如本·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还是仍在活跃的当代投资人,都可以通过这款工具为你的投资组合提供指导。项目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关注,并获得了上万星标。许多用户留言询问:“这个工具在中国股市是否适用?”“实际表现如何?”

为了验证其效果,我们亲自进行了测试。首先,我们在 Linux 环境下配置好了程序,并使用了开源模型 ollama。接着,我们让程序基于 4 月 30 日之前的市场数据预测接下来几天(从 4 月 30 日到 5 月 5 日)的交易策略。最终,我们在假期结束后验证了这些预测的准确性。

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按照 AI 的建议做空苹果公司股票,理论上可以获得近 14 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具体操作中,我们输入了股票代码、时间范围以及是否展示推理过程等参数。例如,当选择巴菲特单独预测苹果公司的五天走势时,他明确表示苹果目前存在高负债、流动性差等问题,因此建议做空。事实证明,这一预测相当准确。

然而,当我们同时选择多位投资人的策略时,整体准确率有所下降。这表明,尽管单个投资人的预测可能非常精准,但过多的策略叠加反而可能导致结果不一致。此外,AI Hedge Fund 还提供了回测功能,允许用户用历史数据验证当前策略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要真正用好这款工具并不容易。首先需要解决高昂的成本问题,例如接入 OpenAI 或 Groq 的 API,按字符收费,费用较高。不过,也可以通过 ollama 使用开源模型来降低成本。其次,对于非公开免费的股票数据,则需依赖 Financial Datasets API,最低套餐每月花费接近 200 美元。

从原理上看,AI Hedge Fund 的核心是将每位投资人的理论和习惯定义成规则,然后交给大模型学习并生成符合角色的投资建议。然而,由于大模型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预测与回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与其单纯依赖预测结果,不如更多关注 reasoning 部分,即了解这些投资大师为何做出特定决策。

总结来说,AI Hedge Fund 是一款充满创意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更深入地理解经典投资理论及其应用。但需要提醒的是,投资始终伴随着风险,切勿盲目跟随 AI 的建议进行实际操作。作者也明确指出,该项目仅适用于教育或研究目的,不适合真实交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