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借助短剧出海与AI技术,通过DramaWave和SkyReels平台,在7个月内实现ARR达1.2亿美元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短剧出海市场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中国厂商积极布局。根据DataEye-ADX的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该品类在投应用数已达到231款,是去年同期的四倍。随着平台数量的快速增长,从业者对这一市场的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某头部媒体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显示,海外短剧月均用户已达2000万至4000万之间,未来预计将覆盖亿级海外用户,市场规模可能突破百亿美元。

昆仑万维作为后来者切入这一赛道,迅速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其最新发布的财报中,一组数据尤为亮眼。截至2025年3月底,其旗下的短剧平台DramaWave的月活跃用户(MAU)突破了1000万大关,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到了1.2亿美元,平均每月流水达千万美元。尽管昆仑万维于2024年9月才推出DramaWave,起步晚于2022、2023年入局的多家头部平台,但其发展速度惊人。

根据《2024中国短剧出海生态观察报告》显示,短剧出海赛道的头部选手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三大头部出海短剧平台ShortMax、DramaBox和ReelShort占据了整个赛道70%的下载量和用户使用时长份额。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昆仑万维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数据显示,从1月14日开始,DramaWave的全球双端日活跃用户(DAU)开始爆发式增长,从33万左右增长到了最高的375万(3月9日),不到两个月增长超过10倍。横向对比来看,DramaWave的DAU已经超越了ReelShort,至少在用户量方面,DramaWave跻身了第一梯队。

在投入方面,昆仑万维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和投入。去年11月底的一个闭门短剧交流会上,昆仑万维宣布将投资5亿美元用于制作1000部海外短剧,并增持国内头部短剧制作公司映客,进一步提升短剧制作能力。这些动作反映了昆仑万维对“力”长期价值的认可。

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海内外观众对短剧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行业在创作模式与题材类型上不断创新。例如,在欧美市场,“霸总”、“复仇”、“言情”类题材逐渐被以运动员、总统等角色设定为核心的人设剧集所取代;而在日韩市场,反霸凌、女性复仇等现实主义题材短剧获得了较好的用户反馈。此外,相对宽松的审核环境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表达空间,有利于短剧向更深度、更多元的方向拓展。

近期,昆仑万维的投入初见成效。爆款短剧《订婚风暴》仅上线5天播放量就超过了千万,凭借这一成功案例,DramaWave在4月12日登顶韩国Google Play娱乐下载榜,并连续霸榜4天。此外,昆仑万维还对AI技术进行了大量投入,推出了集成视频/3D大模型的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SkyReels不仅能够生成视频,还能协助修改剧本、定制角色、安排分镜等,大幅缩短了短剧制作周期并降低了成本。

展望未来,昆仑万维预计到2025年底,其在短剧领域的年化收入将达到3.6亿美元。随着持续优化、AI产能逐步释放以及整体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短剧业务有望朝着更可持续的盈利方向迈进。

昆仑万维的业务覆盖泛娱乐各个方向,同时在AI领域也积极布局。除了短剧外,AI音乐、AI社交、AI游戏及AI搜索等领域,昆仑万维都在进行“AI+应用”的探索。其自主研发的大模型Skywork系列已经迭代到了4.0版本,适用于多种场景。基于自有模型,昆仑万维开发了“天工AI智能助手”,具备图文对话、图表绘制等多种功能。此外,昆仑万维还在AI社交产品Linky、AI音乐创作平台Mureka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来源: 白鲸出海公众号【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