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AI快讯

CES 2025亮点纷呈,巨头们纷纷布局AI PC:端侧AI加持下的联想ThinkPad与英特尔酷睿Ultra体验如何?

2025年CES展会预热:AI PC迎来新爆发 随着年度消费电子盛会CES 2025即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各大厂商纷纷开始为新品预热。其中,AI PC无疑成为今年的焦点之一。经过2024年一整年的发展,今天的AI PC已经从能用可用,走到了好用易用的新阶段。 英特尔等头部芯片厂商发布了新一代面向AI PC的移动处理器,特别是基于NPU模块的升级,显著提升了端侧AI的体验。这意味着2025年将是AI PC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系统级个性化AI走入现实,端侧AI体验带来惊喜 最新的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Gen 13搭载了英特尔酷睿Ultr...

吉利汽车AI智能体荣获行业最高4+级证书,引领汽车智能体技术与大模型应用创新赋能研发

吉利汽车AI智能体荣获行业最高4+级证书,赋能汽车研发新阶段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了《汽车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系列标准,标志着我国汽车智能体技术迈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吉利汽车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不仅参与编写了相关标准,其AI智能体平台还通过了中国信通院的通用智能体评估,获得智能体平台和工具最高4+级证书,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该项评估的车企。 智能体技术引领汽车产业发展 智能体是实现大模型应用价值的关键途径,构建起业务场景与人类交互的通道,越来越多的企...

2024年度盘点:人工智能领域中荣获图灵奖与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艾维·维格森、杰弗里·辛顿、汤晓鸥等深度学习与科学研究先锋

2024年人工智能发展与科学家贡献 2024年,人工智能(AI)的发展势头迅猛,GPT-4o、Sora、DeepSeek V3等重大突破相继发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与此同时,Sam Altman、黄仁勋、马斯克等业界领袖也频频登上媒体热搜榜。然而,在科研领域,还有一群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默默耕耘,为AI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科学家并非全部来自AI领域,而是分布在不同学科的前沿,通过AI推动其他基础学科的突破,或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来促进AI的发展。每年,科学界都会发布各类榜单和奖项,表彰那些为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首都在线:拥有2万余张GPU芯片,强力算力支持AI眼镜与人工智能应用,数据存储技术助力高效运算,其中AI推理芯片占比高达90%

AI眼镜的计算需求与首都在线的支持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AI眼镜作为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设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类设备的核心功能包括语音交互、物体识别和实时翻译等,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1月2日,首都在线在互动平台上表示,AI眼镜需要强大的推理算力来处理其复杂的计算任务。 首都在线的GPU资源与利用率 首都在线目前拥有超过2万张GPU芯片,其中90%为AI推理芯片,整体GPU芯片的利用率保持在70%-80%之间。这表明公司在算力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AI眼镜及其他高计算需求...

在当今AI应用和开发工具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些技术能否替代人类工程师,帮助创业者成功构建“一人公司”?

带着这样的疑问,加拿大软件开发者Wes Winder进行了尝试。他在12月21日于社交媒体X上大胆宣称:“我解雇了整个开发团队,改用o1、Lovable和Cursor。现在,我以100倍的速度交付产品,并且代码简洁10倍。Open AI o3即将推出,90%的开发工作将不复存在。” 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有人对AI取代人类开发者的效果充满期待,但也有人质疑其实际效果。例如,ChatGPT在几次更新后,实际可用性有所下降,用户必须给出非常精确的指令,导致提示过于具体。还有人担心,如果源代码由AI生成,无法获得版权保护,出现问题时谁来负责修复...

Switch 2 发布在即,任天堂公开利用机器学习实现分辨率提升的专利,或采用英伟达硬件技术

任天堂新专利:利用机器学习提升图像分辨率,优化游戏存储与性能 2023年7月,任天堂提交了一项重要专利,并于本周二正式公开。这项专利展示了一种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将低分辨率图像转换为高分辨率图像的系统。类似于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等技术,该系统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显著提升游戏画面的分辨率,使得开发者即使在性能较低的硬件上也能实现更高的画质效果和更流畅的帧率表现。 专利中特别提到,这种分辨率提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画质,还能有效压缩游戏体积,以适应“小容量物理存储介质”。例如,某款原生支持4K纹理的游戏...

华为Mate 70系列AI云增强功能展示与解析

近日,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在快科技上分享了一组使用华为Mate 70系列拍摄的照片,并展示了这些照片经过AI云增强功能优化前后的对比效果。他特别提到,所有照片的等效焦距均为1037mm。李小龙还向网友们询问大家对这种优化效果的看法,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网友提问,手机高倍率照片中看不清楚的文字是否可以通过AI进行增强处理。对此,李小龙回应称:“文字用AI增强太容易翻车了,目前还是业界难题。”这表明虽然AI技术在图像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特定场景如文字识别和增强方面仍面临挑战。 华为官方介绍,AI云增...

探一下支付宝的新技能:借助GenAI和AI视觉搜索,带你进入全新的视觉探索时代

支付宝推出AI应用“探一下”:开启视觉搜索新时代 最近,支付宝App中悄然上线了一款全新的AI应用——“探一下”。用户只需在“扫一扫”页面下方切换至“探一下”,即可体验其丰富的功能。与传统的识物、搜题等视觉搜索应用不同,“探一下”的核心亮点在于探索。它不仅能够识别物体,还能提供更深入的知识和灵感,成为用户的随身“视觉百科全书”。 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无论是在博物馆参观画作,还是在户外踏青时识别花朵,“探一下”都能提供详细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或植物信息。此外,它还可以识别同款商品、提供药物使用指南、翻译外文菜...

Alec Radford 本科出身,被誉为「爱因斯坦级」天才

Alec Radford凭借本科学历在AI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不仅被奥特曼誉为“爱因斯坦级别的天才”,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也直言:“只要他想要的,我们都给。” 这种高度认可背后,是他在Jupyter Notebook上发明了GPT,并带领团队实现了多个重大突破。 GPT诞生于Jupyter Notebook Alec Radford最初在Jupyter Notebook上编写代码,逐步发展出了GPT架构。2017年,他从研究RNN转向尝试新的Attention机制,最终与无监督预训练结合,开启了GPT时代。CLIP也是他的另一项重要成果,闭关一年解决了计算机视觉问题,成为后续2D视觉...

未来AI的变革与人类角色的转变

近日,Exa CEO 威廉·布里克(William Bryk)提出了一个震撼性的预测:前端工程师的职位可能在三年内消失,而AI将在2025年底前自动处理任何计算机工作。更惊人的是,他给数学家们的时间是700天——这意味着人类作为宇宙已知领域中数学王者的剩余时间将很快结束。这些预测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Exa是一家由布里克与华人天才极客Jeff Wang在哈佛大学创立的AI搜索引擎公司,最近获得了英伟达领投的1700万美元A轮融资。布里克提出“史上最慢搜索引擎”的理念,强调宁愿花几分钟返回精确结果,也不要毫秒级的肤浅匹配。Wang则...
186878889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