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领大模型竞争,国产算力平台崭露头角

近年来,全球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DeepSeek的迅速蹿红更是将这一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一方面,全球各大厂商如OpenAI、谷歌等纷纷出招反攻;另一方面,算力作为AI竞争的核心战场,DeepSeek获得了众多云巨头和芯片企业的支持。

然而,DeepSeek在海外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全面禁用DeepSeek,意大利、爱尔兰、英国等多国政府也相继采取封锁行动或计划审查。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DeepSeek的成功依赖于英伟达等海外算力平台,而这些平台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芯片供应封锁。因此,实现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关乎DeepSeek未来的发展,更对整个行业的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抢占先机,国内企业早已意识到算力竞争的重要性。2023年7月,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开启了全国产算力平台的新篇章。同年10月24日,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正式启用。2024年1月30日,首个在全国产算力平台上训练的讯飞星火V3.5发布,性能对标国际最先进水平,并持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全栈国产算力训练、推理双实现的大模型。

国产算力平台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

随着大模型对算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缘政治复杂博弈使得海外芯片封锁态势愈发严峻。在此背景下,国产大模型与国产算力的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DeepSeek的爆火促使国内模型产业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算力竞争力。

科大讯飞通过算法创新,在性能和成本上实现了突破。其最新发布的讯飞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具备强大的推理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此外,讯飞星火X1还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从根本上为大模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支持。

全国产算力平台不仅打破了英伟达GPU的垄断地位,还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国产芯片单卡性能较低、各厂家生态体系不兼容等问题,但科大讯飞通过长期攻坚,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大模型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生态协同与行业应用的深度思考

DeepSeek的崛起引发了国内大模型产业对生态协同与行业应用的深度思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合作,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例如,摩尔线程、燧原科技等国产GPU企业,以及华为云、阿里云等云计算巨头,均已宣布适配及上架DeepSeek模型服务。

数据安全、行业应用、生态健康成为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大讯飞利用其在AI领域20余年的深耕,构建了高质量的数据飞轮,并结合通用底座、工具链和知识工程,形成了从顶层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全套解决方案。目前,科大讯飞已在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DeepSeek的崛起改变了大模型产业的竞争格局,而科大讯飞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全国产算力平台的支持,正在为中国AI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文来源: 智东西【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