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国AIoT产业年会:我们正从”万物智联”走向”万物智行”

(由多段落组成):

2026年,中国AIoT产业迎来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6中国AIoT产业年会”以“循光·AIoT 2.0”为主题,标志着行业正从“万物智联”迈向更高阶的“万物智行”时代。这场连续举办五届的行业盛会,不仅汇聚了超过200位线下嘉宾,更吸引了线上超60万人次观看直播,成为洞察AIoT发展趋势、推动技术融合与生态协同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会聚焦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跨界整合三大方向,邀请来自中国信通院、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MSIG)、移远通信、量讯物联等机构和企业的专家代表,围绕AIoT 2.0的核心路径展开深度探讨。江苏省物联网服务协会秘书长陈晓天指出,AIoT 1.0解决了“看得见、连得上”的基础问题,而进入2.0阶段后,系统已能“理解并驾驭”物理世界。江苏正依托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形成产业集群,打造“AI+IoT”驱动的实体经济数字基座,助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落地。

中国信通院无线电中心曹磊分享了移动物联网发展的新趋势:5G-A的通感一体、无源物联技术正实现低成本全域感知,卫星物联网则填补极端环境覆盖空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与此同时,端管云协同与大模型结合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推动应用场景向低空经济、海洋监测等三维空间拓展,为智慧城市升级为韧性城市提供支撑。

智次方·物联网智库创始人彭昭提出,AIoT正在经历一场“智能体觉醒”。未来的设备不再是被动连接的终端,而是具备自主感知、决策、行动甚至交易能力的独立“物种”。他预测五大趋势:物理AI重塑现实;通信体系从蜂窝主干延伸至无源末梢;多模态感知催生“视联网”资产化;机器支付开启智能经济新时代;跨域编排将实现“通感智值”一体化终极范式。

出海企业面临全球化连接挑战,量讯物联国际业务产品总监闫树军介绍其“1NX”模块化架构,通过自研IoT融合连接管理平台,搭配Link系列产品,为车联网、智慧农业、安防监控等场景提供高可靠、低时延的全球通信服务。目前平台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数突破5000万,成为中国出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

移远通信AI前沿技术负责人王韬展示了公司在端侧AI的全面布局,推出“模组 + AI Agent + 算法”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智能玩具、机器人、识别秤、售货机等领域,加速终端智能化进程。而MSIG全球董事丁险峰则展望AIoT与Web3的融合前景——万亿级智能体将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实现可信交互,推动资源资产化、证券化与流动性变革,重塑制造业与园区运营模式。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移物联网、LoRa联盟与中国传感器协会专家共同探讨智慧园区的未来图景。各方一致认为,“无AI不物联”将成为标配,轻量化数字孪生可在一天内完成建模,千元级成本即可实现物理世界精准映射。LoRa技术凭借低功耗、远距离优势夯实感知层基础,而协议互通与即插即用是构建开放生态的关键。中国移动OnePark已通过中资出海与运营商合作,在17国落地智慧园区方案,践行“一带一路”数字化出海战略。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首次提出“通感智值”四维模型,系统梳理十大跨域协同场景,涵盖车路云协同、空天地海一体化、工业智联、全屋智能等前沿领域。移远通信、量讯物联、联想懂的通信、海尔卡奥斯、特斯拉等领军企业入选图谱,展现产业创新实力。

为表彰年度杰出贡献者,大会同步举行“2025 AIoT新维奖”颁奖典礼,设立领航榜、融合创新榜、技术突破榜、优秀产品/解决方案鉴赏榜及行业潜力榜五大类别。获奖企业包括移远通信、中移物联网、有方科技、技象科技、比邻智联等,覆盖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与商业模式创新多个维度。

从连接到智能,从感知到行动,AIoT正在重新定义人、机、物的关系。2026年中国AIoT产业年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产业进化的里程碑。随着“循光者”不断前行,我们正站在“万物智行”时代的起点——未来已来,光之所向,行之所往。

AIoT产业, 万物智行, 智能体, 数字孪生, 端侧AI

本文来源: 量子位【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