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2023年以来,中国科技股迎来强势反弹,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亮眼。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技术突破和国家政策强力支持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科技板块涨幅远超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引发国内外投资者高度关注。据《金融时报》报道,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飙升41%,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仅为17%,显示出中国科技资产正重新赢得市场信心。
这轮上涨的起点可追溯至年初国内AI企业DeepSeek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AI模型研发领域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进入9月后,随着国产先进芯片研发进展频频传出,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分析指出,中国政府推动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战略正在显现成效,为科技企业的长期发展扫清了关键障碍。渣打银行首席投资官郑子丰表示,过去外界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大规模资本支出常持怀疑态度,但如今投资者更愿意相信这些投入将转化为实际竞争力与回报。
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头部科技企业成为本轮行情的领涨力量。今年至今,阿里股价累计上涨96%,百度上涨59%,腾讯也录得55%的涨幅。仅在过去一个月内,阿里股价劲升31%,百度更是暴涨48%。这一强劲走势的背后,是各大公司在AI基础设施建设、自研芯片和大模型应用上的密集布局。例如,百度推出的“文心X1.1”大模型及昆仑系列AI芯片,阿里云发布的通义千问升级版,以及腾讯推出的“元宝”大模型,均在多项行业测试中表现优异,获得分析师普遍看好。
安本资产管理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布什·朱指出:“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阶段,AI不仅重塑工作方式,也在重构社会运行逻辑。”他强调,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基数为AI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试验场和应用场景,这正是吸引资本持续涌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科技股回暖并不仅局限于互联网巨头。从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国产芯片制造商,到专注AI+医疗的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整个产业链都在迎来估值修复。数据显示,沪深AI主题指数年内涨幅已超61%,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更是大涨98%。越来越多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开始调整对中国市场的配置策略。瑞士隆奥投资亚洲主管邵志铭透露:“海外资金正在重新建仓中国科技股,尤其是那些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且估值仍具吸引力的企业。”
此前,包括阿里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曾经历市值大幅缩水,部分公司一度蒸发近八成市值。然而,随着监管环境趋稳、企业回归创新本质,市场信心逐步恢复。PGIM Jennison Associates新兴市场基金经理艾伯特·郭认为,DeepSeek的崛起是一个“转折点”,它打破了此前科技行业增长乏力、投资意愿低迷的局面。“现在竞争重新点燃,投资者的热情也回来了。”他说。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企业自身技术迭代加速,中国科技股有望在全球AI竞赛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无论是算力基础设施、算法模型还是应用场景拓展,中国企业正在构建一条更加自主、高效的技术生态链,而这或将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
AI, 中国科技股, 恒生科技指数, 自研芯片, 大模型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