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生成图像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甚至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近日,微软AI for Good团队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人类在辨别AI生成图像方面的实际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普通人在面对AI生成图像时,平均识别准确率仅为62%,仅仅略高于随机猜测的水平。
这项研究规模庞大,涵盖了全球超过12500名参与者,共进行了287000次图像评估。研究发现,人类在识别AI生成的人像图像时相对较为得心应手。然而,当面对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类图像时,识别成功率明显下降,仅在59%至61%之间。这表明,在缺乏明显图像瑕疵或风格线索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判断图像是否由AI生成。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研究人员还使用了微软自家的AI检测工具进行测试。该工具在识别图像是否由AI生成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远超人类的识别能力。这表明,借助先进的AI检测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识别虚假,从而降低虚假信息传播的风险。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刻意避免只选取那些极具欺骗性的图像,而是采用了一种“真实或伪造”的互动测验游戏方式,让参与者评估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图像。这种设计使得研究结果更具现实意义。
此外,研究还指出,人类之所以在识别AI生成人像方面表现稍好,可能是因为人类天生对面部特征敏感,能够察觉到AI生成肖像中的一些细微异常。这种能力在处理人像图像时提供了相对优势,但在处理非人像图像时则明显不足。
面对AI生成带来的信息真实性挑战,微软在报告中呼吁开发更多透明度工具,例如图像水印、元数据标记以及高效的AI检测系统。这些工具不仅能提升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能力,也能在源头上增强AI的可追溯性,从而有效应对虚假信息的传播风险。
AI生成图像, 图像识别, 微软AI, 虚假信息, AI检测工具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