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类如何融入AI驱动的世界时,科技界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除了少数专业领域外,几乎所有工作都将由机器人完成,例如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相信自己的投资工作无法被自动化取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机器人将接手枯燥、繁重的任务,并作为助手支持人类,同时催生全新的职业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当前技术趋势将使92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但也将创造1.7亿个新岗位。
对于那些缺乏经济条件或学术背景去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人来说,特别是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劳动者,比如仓库工人,未来的“机器人化”社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近日,亚马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该公司推出了新型“感知”机器人“Vulcan”,这款机器人在替代仓库工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亚马逊CEO安迪・雅西表示,“Vulcan”承担了高难度的人体工程学任务,提升了工作安全性,同时为员工提供了学习机器人维护技能的机会。
亚马逊的博客文章详细描述了“Vulcan”机器人如何与人类协作:它可以从仓库的最高和最低货架上取货,减少人类爬梯子或弯腰的需求。而中层货架上的物品仍需人类手动取货,因为这些物品目前还无法被机器人拾取。此外,亚马逊正在培训部分仓库工人转型为机器人技术人员。文章指出,这些机器人在处理75%的客户订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创造了多种新岗位,如机器人地面监控员和现场可靠性维护工程师。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职业再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掌握机器人维护技能。
尽管如此,这种转变并非一对一的替代关系。监控机器人所需的人力远少于直接完成仓库订单所需的人力,且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或有能力成为机器人维修师。然而,亚马逊同步宣布再培训项目的举措意义重大,因为它为未来提供了方向性的参考。目前,关于机器人全面接管工作后普通劳动者的未来,尚无明确答案。一位AI初创公司创始人甚至提到,在一个完全由AI主导的社会中,人类可能只能依赖政府福利生存。
未来的职业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杂货店店员可能被“自动化监控员”取代,快餐厨师可能转为烹饪机器人的监控者。就像操作个人电脑一样,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机器人操作技能才能获得就业机会。然而,一个完全由机器人主导的未来或许永远不会实现。机器人可能仅限于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企业使用,如亚马逊或汽车制造业中的情况。大多数零售业、餐饮业及驾驶类工作,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由人类完成。
以亚马逊的“即拿即走”技术Amazon Go为例,尽管亚马逊试图将其推广至更广泛的零售和杂货行业,但由于竞争对手对其抵触态度以及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如在印度雇佣人工标注视频),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如今,类似的技术在现实中几乎看不到广泛应用的迹象。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