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约500亿美元的规模。他指出,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不仅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和税收,还将有助于“在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黄仁勋强调,对于一家美国公司而言,无法进入这一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据报道,黄仁勋目前正在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反对进一步收紧对中国市场的限制措施。他认为,这些限制不仅会阻碍英伟达及其同行进入中国市场,还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与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并不是黄仁勋首次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早在4月30日的一场科技会议上,他就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两国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他还呼吁特朗普政府调整对AI芯片和技术出口的规定,以便美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抓住未来的机遇。
4月17日,黄仁勋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谈时表示,中国是英伟达极为重要的市场,并希望继续深化合作。他提到,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年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同时,他也承诺将继续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服务于中国市场。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黄仁勋时,欢迎更多美资企业如英伟达深耕中国市场,发挥产业优势,赢得全球竞争先机。
黄仁勋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也源于对中国AI人才的认可。此前在GTC大会采访中,他曾提到,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目前最大的单一群体,且没有其他国家接近这一比例。他指出,中国在AI研究方面将作出巨大贡献,事实上,美国每一家AI实验室都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研究人员。
今年1月,黄仁勋亲自访问中国,先后到访深圳和北京等城市。他在行程中多次重申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并表示英伟达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过去25年间在中国开展了广泛业务,拥有数千名员工。未来,英伟达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然而,美国政府不断升级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给英伟达的在华业务带来了挑战。由于H20芯片相关限制,英伟达已计入55亿美元的损失。现在,英伟达需要获得美国监管部门的特别许可才能向中国客户出货。尽管如此,黄仁勋的一系列表态和行动表明,他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决心解决当前困境。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