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大模型技术正逐步从消费端向产业端渗透。如何让这些技术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带来显著增效?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在第三届AIGC产业大会上提出,“平台+应用+服务”是企业实现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路径。
一、企业需求与解决方案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其潜在价值。然而,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模块,而是一套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某知名汽车厂商为例,其数据库中沉淀了1600万潜在用户,但传统人工客服每天只能触达1万人,大量客户资源处于“沉睡”状态。通过部署智能外呼系统,结合大模型与多轮对话技术,最终将转化率从1.5%提升至3.5%,接近真人客服4.2%的水平。这表明,智能化落地需要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场景适配比单纯的技术堆砌更为重要。
二、“平台+应用+服务”三级引擎
中关村科金作为一家专注于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的公司,提出了“平台+应用+服务”的三级引擎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帮助企业构建私有化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包括方案咨询、建设及优化等环节。自研的“得助大模型平台”覆盖算力、数据、模型和智能体四大能力工厂,支持异构算力兼容、全流程数据治理、多模态模型库以及自动化流程编排。此外,平台还提供了数百个行业场景化“样板间”,大幅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三、产品体系与应用场景
在智能客服领域,中关村科金推出了“1+2+3”产品体系:一个全媒体全渠道联络中心整合多种触达方式;两类机器人(文本机器人和语音机器人)支持主动外呼和智能应答;三类坐席智能辅助工具形成服务闭环。这套产品已在多个车企、金融机构及大型央国企中得到规模化应用。
四、垂直行业的深度赋能
对于垂直行业,如工业、金融、政务等领域,中关村科金的“平台+应用+服务”模式更具优势。例如,与宁夏交建交通科技研究院联合打造的“灵筑”平台,实现了工程图纸的智能解析与投标方案生成,显著提升了效率。与中国船舶研究院合作的“百舸”大模型则在情报分析、内部知识检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未来展望
大模型不仅是一种效率工具,更是企业重构服务模式、开辟价值增量的战略支点。中关村科金希望将垂类大模型应用到各行各业,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期待未来,大模型能像互联网一样走入千家万户,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