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中国公司月之暗面接棒智谱,紧随OpenAI大模型步伐,融资动态引关注

大洋彼岸的OpenAI系列发布会仍在继续,第9天,OpenAI正式发布了o1模型的API。回顾圣诞季的特别功能,包括满血版o1模型、ChatGPT Pro订阅计划、视频生成模型Sora、全新Canvas写作功能、ChatGPT接入苹果设备、GPT-4o的视频通话和屏幕共享功能,以及复杂项目的重构模式。这些发布标志着OpenAI正从一家模型更新公司转变为产品公司。

在中国,OpenAI一直是中国公司在设计技术路线和融资叙事时的重要参照物。随着OpenAI的转型,中国的追随者们也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智谱一直是最积极的跟随者。智谱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清华系公司,推出了多种大模型产品,包括通用GLM大模型、对话产品智谱清言、代码模型CodeGeeX、文生图模型CogView、多模态对话模型VisualGLM、多模态理解模型CGVLM和智能体产品AutoGLM。智谱在算法和产品上实现了完全自研。

智谱在2023年下半年选择继续研发通用大模型,而不是行业垂直模型。2024年,智谱发布了对标Sora的视频生成模型CogVideoX,以及对标GPT-4o的端到端语音模型GLM-4-Voice和GLM-4-VideoCall。这些策略取得了显著效果,智谱最新完成了30亿元的融资,估值超过200亿元,成为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智谱的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启明、君联、美团、阿里、腾讯和小米等。

尽管OpenAI转向产品公司,智谱依然坚持预训练模型的研发,主要营收来自B端市场。2024年以来,智谱的商业化收入增长超过100%,MaaS平台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付费客户数增长超过20倍,吸引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

相比之下,月之暗面成为新的OpenAI贴身追随者。月之暗面在1月发布了“视觉思考模型”k1,并上线了最新版的网页版及安卓和iOS APP。k1对标了OpenAI的o1和GPT-4o。月之暗面的创始人兼CEO杨植麟表示,公司专注于To C市场,目标是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他认为AGI在To C市场的前景远超To B市场。

月之暗面的融资策略也非常独特。张予彤的争议事件影响了公司的融资,但月之暗面仍成功获得了近217亿元的估值。杨植麟表示,公司人数较少,但注重产品的极致化。月之暗面在模型上选择集中展示上下文长度,而不是整体介绍模型,这在资金上更为划算。

随着OpenAI的转型,月之暗面也开始调整策略。OpenAI的Ilya Sutskever和Noam Brown提出了预训练即将终结的观点,月之暗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开始发布自己的o1系列模型,并采用“击败GPT”的策略。月之暗面表示,其视觉思考模型K1的数理化能力超过了OpenAI的o1。

在中国的大模型公司竞争中,OpenAI仍然是各家绕不开的标杆。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各大公司仍在激烈竞争。智谱、月之暗面以及其他头部公司都在推进新一轮融资计划,字节、阿里等大厂也在年末对大模型公司进行投资。

本文来源: ​硅星人Pro公众号【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