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推出“千问”AI项目,并同步上线了个人智能助手——通义千问App的公测版本。这款应用现已在各大安卓与iOS应用商店开放下载,同时支持网页端和PC客户端使用,且目前完全免费。作为阿里在生成式AI领域的重要布局,千问App基于其最新发布的开源大模型Qwen3打造,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该App搭载了阿里自研的顶级模型Qwen-Max,特别适用于复杂推理、编程开发等高阶任务,同时也可应对日常学习、工作沟通、生活咨询等多种场景。用户不仅能通过文字或语音输入提问,还能上传图片、文档甚至直接从微信聊天记录中选取文件进行交互处理,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与实用性。此外,千问App集成了超过15项AI功能模块,涵盖深度思考、AI修图、实时录音转写、PPT智能生成、视频创作、拍照讲题、文档解析、多语言翻译等实用工具,满足多元需求。
在PC端,千问提供了更丰富的模型选择,包括擅长科研推理的Qwen3-Max、专注于多步骤逻辑决策的Qwen3-Max-Thinking-Preview、响应速度快的Qwen3-Plus,以及支持图文理解的多模态模型Qwen3-VL,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用户的操作灵活性。而移动端则设有“AI创作”与“智能体广场”两大特色板块,前者支持AI生成舞蹈、表情包、唱歌等,后者则是各类官方及用户自定义AI智能体的集合平台,用户也可在此创建专属AI助手,实现个性化定制。
我们对千问App进行了实际测试,发现其在多个维度表现亮眼。例如,在回答“六个月小猫体重六斤是否正常”这类生活问题时,它不仅给出肯定结论,还详细列出猫咪健康标准、喂养建议及行为参考,信息全面且条理清晰。面对一份长达35页、含图文说明的咖啡机说明书,千问能快速提取关键信息,以表格形式呈现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及其维护周期,末尾还附有简洁总结,极大提升阅读效率。
在创意写作方面,当被要求以“一支笔的视角”讲述故事并避免提及物品本身时,千问生成了一篇情感细腻、结构完整的短文,涵盖诞生记忆、与主人的互动点滴,以及最终归宿的情节设计,展现出较强的叙事能力。图像识别测试中,上传一张家猫坐在办公椅上的照片后,系统准确识别出场景元素,并结合宠物行为学知识分析猫为何偏爱此类位置,体现其深层理解能力。
然而,在AI视频生成功能上,千问的表现尚不稳定。尽管提供气球膨胀、换装、跳舞等多种特效模板,用户上传照片后需等待约7分钟,但实际上多次尝试均出现长时间“生成中”状态,最长等待超15分钟仍未完成,显示该功能仍处于优化阶段,每日使用次数也限制在15次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千问App的发布,阿里巴巴正加速将AI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导航、外卖点餐、票务预订、在线办公、教育学习、电商购物及健康管理等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能AI助理”。此举也被视为阿里在C端市场发起的一次重要进攻,目标直指ChatGPT等国际主流AI产品。
此前消息一经曝光,便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掀起一波关于“中国AI崛起威胁美国技术霸权”的讨论浪潮,外媒将其称为“Qwen Panic”(千问恐慌),足见其在全球AI格局中的影响力。这与年初DeepSeek模型发布时引起的震动如出一辙,标志着中国大模型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通义千问系列模型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最新旗舰模型Qwen3-Max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GPT-4、Claude Opus 4等国际顶尖模型,稳居全球前三。如今,随着千问App的上线,阿里正式吹响进军消费级AI市场的号角。能否凭借免费策略+生态整合+本地化服务优势赢得用户青睐,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毕竟,对于C端用户而言,模型性能只是基础,真正的考验在于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响应速度与整体体验。
千问App, Qwen3, AI助手, 阿里大模型, AI视频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