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

(由多段落组成):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稳步推进,我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职业体系的更新与优化。在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系列主题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就新职业发展情况作出详细回应。数据显示,自“十四五”启动以来,国家已陆续发布72个新兴职业,广泛涵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强劲势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指出,新职业的涌现不仅是技术变革的产物,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这些新兴岗位如同产业发展的“晴雨表”,精准反映出当前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积极推动新职业体系建设,旨在更好地匹配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其中,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催生新职业的核心驱动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广泛应用,催生了一批与之配套的专业岗位。例如,“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这一新兴职业,主要负责优化虚拟数字人的交互逻辑与应答能力,显著提升智能服务平台的用户体验,已成为数字服务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

与此同时,绿色低碳转型也为就业市场注入新动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绿色职业诞生。典型的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正是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而出现的新型技术岗位,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传统汽修技能,还需具备电池管理、电控系统维护等专业知识,凸显了职业技能升级的趋势。

此外,消费模式和经济形态的不断创新,也孕育出诸多与新业态紧密关联的职业。低空经济兴起催生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负责协调多架无人机的协同作业;在线教育和数字娱乐的普及则带来了“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岗位,专注于用户学习体验的个性化设计与支持。这些新职业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也为灵活就业和青年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总体来看,新职业的发展既是科技进步的缩影,也是经济活力的体现。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兴岗位将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新职业,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绿色低碳, 在线教育

本文来源: IT之家【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