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一: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报道,作者云鹏。5月25日,李未可科技在合肥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三款全新的AI眼镜,并发布了专为AI眼镜设计的WAKE-AI任务式交互系统以及零级智能体ZeroAgent。这些产品主要针对商旅场景,目标是打造一款“出海神器”。
段落二:
发布会后,智东西与少数行业媒体对李未可科技创始人兼CEO茹忆及合伙人古鉴进行了深入访谈。茹忆在发布会上强调,“李未可本质上是一家AI公司。”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当前的AI时代,单一硬件或软件已难以满足用户对场景的需求,软硬件集成度需要更高,硬件、软件和AI都需要协同发展。
段落三:
为了更好地围绕用户需求落地AI眼镜应用场景,李未可必须首先成为一家AI公司,深度优化AI以适配眼镜场景。茹忆认为,未来不论是AI眼镜还是其他智能设备,单纯依赖硬件或AI都无法成功,必须实现AI+硬件的结合,且AI应占据主导地位。
段落四:
ChatGPT的发布对李未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出现比预期提前了2-3年。李未可决心全力开发一款AI眼镜,专注于AI+硬件领域,而非单纯追求硬件性能。技术探索过程中,李未可发现定制化和优化模型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提高准确率,而仅依赖通用大模型无法达到相同效果。
段落五:
关于AI眼镜类型的选择,李未可目前没有推出带显示功能的AI眼镜,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轻量化。他们希望用户能够全天佩戴AI眼镜,让AI真正实现陪伴功能,因此产品重量需控制在40g以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李未可也可能推出重量在40g以内的带显示功能的AI眼镜。
段落六:
随着小米等终端大厂即将进入AI眼镜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对此,茹忆表示,AI眼镜市场潜力巨大,任何一家公司或少数几家公司都难以满足所有用户需求。AI眼镜的个性化需求非常突出,不同领域可以进行深度定制。因此,李未可选择专注于细分市场,如商旅场景,力求将其做深做透。
段落七:
茹忆提到,大公司通常会选择总成本领先策略,其产品往往兼顾所有用户和功能,这更适合华为、小米这样的企业。相比之下,创业公司更擅长在细分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在一个新兴市场中,大厂往往难以击败一家全力以赴的创业公司。
段落八:
展望未来十年,茹忆认为传统眼镜将逐步升级为智能眼镜。李未可将选择自己具备优势的赛道,如翻译、记录和出行领域,凭借技术和数据积累,致力于打造“出海神器”。关于今年的销售目标,茹忆表示,他们计划销量达到10万台,但更重要的是让用户真正使用并将其作为日常佩戴的第一副AI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