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的半程马拉松:投资ETF与硬件算法在应用层的算力芯片及大模型机器人布局

在AI投资的新时代,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马拉松即将拉开帷幕。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科技长廊赛道将迎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此次比赛将有23台搭载国产核心技术的“钢铁跑者”参与挑战,完成21公里的赛程。这不仅是对具身智能技术的一次大考,也展现了中国科创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

华夏科创人工智能ETF(代码:589010)作为专注于科创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工具,通过覆盖从硬件到算法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为投资者提供了捕捉AI产业红利的机会。以下是关于该ETF及其背后指数的详细介绍:

(一)指数编制:聚焦硬核科技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010)跟踪的科创人工智能指数(代码:931787),采用了“技术壁垒+落地潜力”的双重筛选标准。具体包括:
– 核心纳入条件:研发人员占比≥30%,专利密度≥10件/亿元营收,AI相关收入占比≥50%。
– 行业分布特征:硬件层(45%)、算法层(30%)、应用层(25%)。

这种结构与机器人马拉松中涉及的技术链条高度契合,覆盖了超过80%的核心参赛企业。

(二)业绩表现:长期优势显著
自2022年12月30日基日起,科创人工智能指数累计涨幅达62.87%,年化收益率为24.77%,远超沪深300和科创50指数的表现。其高研发投入和盈利能力使其在未来具有更高的盈利预期。

(三)核心投资机会:三大赛道分析
1. 硬件层:算力芯片与精密传动领域迎来国产替代机遇。
– 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在机器人视觉处理中表现出色,支持200TOPS算力下25W低功耗。
– 绿的谐波和双环传动分别在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 算法层:从通用智能到场景智能的进化。
– 商汤科技的“SenseRobot”平台实现了快速动作训练,应用于美的工厂AI质检。
– 科大讯飞的医疗大模型在肺结节诊断中准确率达97%,推动基层医疗AI渗透率提升。

3. 应用层:工业智能化与医疗AI的实际落地。
– 埃斯顿和汇川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 联影智能和傅利叶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和康复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语
华夏科创人工智能ETF(589010)不仅是一个投资工具,更是理解AI产业的导航图。它帮助投资者以系统化视角捕捉产业红利,穿越AI界的“马拉松”。

本文来源: 界面新闻【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