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工智能
国家安全部:警惕人工智能数据投毒,0.01% 虚假文本可致有害输出增加 11.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然而,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其背后的数据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国家安全部在近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包括虚假信息、虚构以及偏见性观点,这不仅影响了AI模型的性能,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文章强调,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其中数据作为训练AI模型的基础资源,对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能够帮助AI系统更好地理解和适...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人工智能“焕新社区” 开源平台,已汇聚行业垂类模型 244 个
整理后文章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重磅发布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焕新社区”。该平台旨在通过整合中央企业及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构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焕新社区”由25家来自央企、民营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及标准化组织的单位联合发起,聚焦“算力、模型、数据、国产化、应用场景、特色专区”六大核心模块,推动人工智能关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平台强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助力构建国产化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在中国移动人工智能中心副总经理金镝看来,这种新型的...
苏妈“预言”应验:AI尽头是电力!美国最大电网没有多余电力了 数据中心自建电厂成唯一出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电网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为严峻的电力供需挑战。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密集的地区,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已接近极限。根据最新报道,美国最大的电网系统PJM已经没有多余的供电能力来满足新建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 PJM电网覆盖范围广泛,从华盛顿特区一直延伸至芝加哥,是全美数据中心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一区域的电力紧张状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电网独立监管机构Monitoring Analytics的总裁乔·鲍林(Joe Bowring)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根本没有新增的发电容量来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力...
黄仁勋:中国AI市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 华为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
在近日央视《面对面》栏目对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专访中,这位科技界领袖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前景表达了高度认可。他表示,无论英伟达是否参与其中,中国AI产业都将持续向前推进。 黄仁勋指出,即便没有英伟达的参与,中国本土的芯片制造商和科技企业,如华为等,也完全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他提到,许多云计算服务商也在积极研发自主芯片,以支持自身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他强调:“中国AI市场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即使我们不在其中,华为等企业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路径。这正是我对人类创新力的信心,有志者事竟...
AI是否会抢走大家的饭碗 图灵奖得主回应
近日,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被问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现在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AI真的会取代人类吗?”对此,姚期智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他指出,人工智能确实有可能在未来取代部分人类岗位,尤其是在一些重复性高、标准化的工作领域。但这种“替代”并非首次发生,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重大技术的革新都会对传统行业带来冲击。例如,汽车和火车的出现就让许多传统运输行业逐渐消失,比如马车运输等。 不过,姚期智也强调,虽然一些旧职业会消亡,但新技术同样会催生大量新兴行业。历史...
马斯克宣布 Grok 上线动漫 AI 伴侣功能,部分免费用户亦可试用
近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其旗下xAI团队推出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已上线全新“虚拟伙伴”(Companions)功能,并面向部分付费订阅用户开放测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免费用户也报告称可以访问这一新特性,引发广泛关注。 此次更新中,Grok首批推出了两个虚拟角色形象,分别是动漫风格的“Ani”和可爱的卡通熊猫“Rudy”。根据知名科技博主TestingCatalog的爆料,Ani角色还特别设计了“NSFW模式”,在该模式下角色将换上内衣造型,更加贴合二次元爱好者的审美与偏好,这一创新在当前AI伴侣市场中无疑处于领先地位。 IT之家...
“代降论文 AI 率”乱象曝光:学生花费不菲却维权无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对于学术诚信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今年,不少高校首次将“AI生成检测”纳入毕业论文审查体系,成为毕业生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部分高校已明确要求人文社科类论文中AI生成比例不得超过20%,而理工医科类则控制在15%以内。 为了满足学校对AI率的严格限制,许多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反复修改论文,甚至通宵达旦地进行人工润色。这一过程中,学生压力陡增,催生出一种新型灰色服务——“代降论文AI率”。此类服务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悄然兴起,商家以“人工修改”“包过检测”等为卖点,...
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发出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系统:准确率达 90% 以上,全程高度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功研发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检测。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种类多样性可以直接反映出水体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被广泛用作水生态监测的重要生物指标。然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存在诸多限制,如识别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对专业人员要求高等,难以满足当前生态监测对效率和准确性的双重需求。 为了解决这...
根据你提供的关键词和文章内容,模仿人工撰写风格整理出的SEO优化标题:
科技ETF强势上涨,机器人与AI板块领涨市场 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A股市场整体表现活跃,科技类ETF延续强势走势。其中,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代码:589010)当日收盘上涨3.02%,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持仓个股来看,乐鑫科技以6.31%的涨幅位居前列,石头科技紧随其后,上涨6.30%,复旦微电也录得5.75%的涨幅,显示出AI芯片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强劲动能。 与此同时,机器人主题ETF(代码:562500)同样表现亮眼,当日收涨3.48%。该ETF持仓中,石头科技再次以6.30%的涨幅领衔,盈峰环境上涨5.38%,晶品特装则上涨5.10%,...
微软面临新版权诉讼:未经许可用盗版书训练 AI
近日,一起涉及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问题的法律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据路透社报道,多位知名作家已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在训练其AI模型Megatron时未经授权使用了大量盗版图书。此次起诉的作家包括凯・伯德( Kai Bird )、贾・托连蒂诺( Jia Tolentino )以及丹尼尔・奥克伦特( Daniel Okrent )等,他们认为微软利用非法获取的电子书籍作为AI训练材料,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 这起诉讼不仅针对微软,还牵涉到Meta、Anthropic和微软投资的OpenAI等多家科技公司。案件的核心焦点在于生成式AI在训练过程中是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