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工智能
谷歌整合Gemini应用团队至DeepMind实验室,加速人工智能与AI技术发展
谷歌在10月17日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整,决定将Gemini应用程序团队并入DeepMind研究实验室。这一举措是谷歌为了进一步整合其内部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旨在通过精简组织结构来加速AI技术的发展。Gemini应用程序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创新的AI应用,而DeepMind则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此次合并不仅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还能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 谷歌表示,此次整合是为了“不断加快开发AI的步伐”。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力求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中国移动研究院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网络运行智能(AIR)训练及开放平台,引领人工智能技术新风向】
中国移动发布网络运行智能(AIR)训练及开放平台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4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华为、中兴、新华三、腾讯等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网络运行智能(AIR,AI enabled network Running)训练及开放平台。这一平台旨在提升网络运营的智能化水平。 网络运行智能(AIR)平台的核心功能 中国移动研究院表示,网络运行智能(AIR)贯穿整个网络运行机制和流程,能够直接作用于网络元素、用户和业务本身,对实时性、可靠性和效率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的高级形态。 ...
海博思创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模型,实现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高精度预警,保障电站高效运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能电站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升储能电站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海博思创公司结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开发出了一套全面覆盖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模型。这套模型不仅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精准高效的管理。 该大数据模型基于庞大的数据量,包括数百TB的数据存储以及数十亿级别的样本数量。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亿级别的参数训练,模型成功构建了一个高度精准的AI反演系统。这一系统打破了传统单场景管理的局限性,能够实时对储能电站进行...
AI教父约书亚·本吉奥警示:人类或正在创造超越自身的强大力量——深入解析人工智能、ChatGPT与Anthropic的未来趋势及投资者关注点!
被誉为“AI教父”的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最近发出警告,称我们正在创造出比人类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怪物。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智慧赋予力量,无论谁掌握了这种力量——无论是人类水平还是超越人类水平的,都将变得极其强大。”他还表示:“总体来说,技术会被那些渴望更多权力的人利用,比如他们追求经济、军事或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我们创造出可能导致权力集中并带来危险的技术之前,我们必须非常谨慎。”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本吉奥的知名度可能不如黄仁勋和山姆·阿尔特曼,但在多层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贡献使他...
AI“闪耀”诺贝尔奖
凌晨1点,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刚刚躺下不久,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听了电话。来电者告诉他:“恭喜你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辛顿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电话。毕竟,他并不是物理学家,甚至在大学一年级时还从物理学专业转到了其他领域。然而,这次获奖却证实了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 辛顿被誉为“AI教父”,因其在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上的突出成就,他早在2018年就获得了图灵奖。此次获奖使他成为历史上首位同时获得图灵奖和...
黄仁勋透露每日使用ChatGPT,英伟达引领人工智能革新,挑战摩尔定律极限
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接受了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的独家专访。在这次访谈中,黄仁勋透露自己每天都会使用ChatGPT,并且对这款工具的未来充满信心。 黄仁勋认为,ChatGPT的推理能力将会不断增强,而答案的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当被问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否比预期更快时,他表示目前并没有超出预期,而是团队正在努力加速这一进程。 黄仁勋还强调,他们的工作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芯片制造。“我们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实际上我们每年都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降低人工智能的成本。”他说道。 黄仁勋...
人工智能驱动增长,集成电路行业迎来爆发——沪电股份与立讯精密前三季度业绩预增显著
10月10日最新消息显示,随着人工智能(AI)浪潮的不断推进,许多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纷纷获得了显著收益。根据最新数据,截至10月9日,包括沪电股份、广合科技以及立讯精密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公布了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并且预计都将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当前AI行业的蓬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成电路(IC)产业与AI技术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不少集成电路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例如,晶合集成和韦尔股份等公司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预增。这一现象表明,随着AI技术的广泛...
探究OpenAI的盈利之路:非营利性人工智能先锋何时能扭转财务文件亏损,预计2029年步入盈利正轨,2026年前或面临140亿美元挑战
IT之家报道,根据 The Information 的最新消息,OpenAI 预计将在 2029 年实现盈利,届时公司的收入有望达到 1000 亿美元(约合 7063.46 亿元人民币)。根据 The Information 分析 OpenAI 财务文件的数据,公司在 2026 年前的亏损可能高达 140 亿美元(约合 988.88 亿元人民币),几乎是目前预期亏损的三倍。这一估算尚未包括股票薪酬,这是 OpenAI 的最大开支之一,但并不涉及现金支付。 《财富》杂志上个月的文章提到,OpenAI 的 CEO 阿尔特曼在一次周会上宣布,公司计划在明年调整其复杂的非营利性企业结构。报道指出,除...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力挺人工智能:应全力投资AI数据中心,同时追求碳中和目标,白鹳公司助力技术革新
近日,鞭牛士报道了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次人工智能峰会中的发言。他表示,当前应该全力投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气候目标面临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提供了训练和运行AI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然而,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尤其是其巨大的能源消耗。 据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预计将从2021年的17千兆瓦增长至35千兆瓦。面对如此庞大的能耗,拜登政府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电力行业碳中和、2050年实现经济净零排放的目标。然...
探究Sam Altman的三亿投资:人工智能时代的失业问题与基本收入实验的有效性探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去两年间,AI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于AI何时能取代人类工作以及它能取代哪些工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时,“警惕人工智能引发的大规模失业和社会恐慌”也是一个重要议题。然而,大多数人在工作时并非出于热爱,而是为了维持生计。因此,“不打工就没饭吃”成为了许多人担忧AI“抢饭碗”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人物给予了高度重视。Open AI的CEO Sam Altman多次公开表示,当人工智能取代传统工作后,将导致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政府需要为...